找到相关内容10287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戒律学:第十三章 戒行论

    分工,才可望产生超越前贤的成果来。   第二,对戒律作学术性的研究,应广纳现代世俗各学科的成果与方法。   佛教戒律虽是一种宗教规范,但此种规范已经大体有效地生存了约二千五百年之久,自必有其深刻的...

    劳政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4882147.html
  • 慧远大师—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

    修持者经过由浅入深的禅定修习,就会找到解脱之路,超越三种法忍,获得阿罗汉果位。污垢恶习销熔于人们对“无生”的认识之中,为肉体所累的精神也依靠体神入化的作用而摆脱轮回之苦,进入涅槃。因此,可以说,这种...

    谢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282435.html
  • 当代藏传佛教在国外

    自己的著作一生有360余种,涉及各个领域,其中有关藏学研究的论著百余种,闻名于国际藏学界的有《西藏的宗教》、《超越喜马拉雅的古代文明》 等七、八种。他死后至今国际藏学界还无人替代他的领导地位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50782812.html
  • 唯识学入门 - 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(1)

    束缚,希望能够脱离、超越,不要被它束缚,所以会有所谓的出离心。   出离心就要透过声闻佛法,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在做声闻的工作,现在种下声闻的因,只是还没得到声闻的果。但是有些人不见得透过声闻,某些人的...

    宽谦法师

    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06102182911.html
  • 堪萨师公著作《遍益明镜》之4

    污泥,脱家室之缚累,尽损恼之触受,断除疑惑及诸坚固烦恼垢秽。息老死之怖畏,离罪愆尽无余。超越轮回苦痛之境,越诸欲界,越诸色界,越诸无色界,得获最胜胜义涅槃。庆喜,是谓出家也。指迷途以正路,示诸法之本来,...

    堪萨师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2483181.html
  • 136幅水陆画介绍

    :1.空无边处;2.识无边处;3.无所有处;4.非想非非想处(三界的顶端,又称“有顶天”)生活在无色界的天神已经超越了世俗物质的束缚,既无形体,也无居室,是一种精神的存在。   四十四、大梵天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1003583753.html
  • 现代文化新特征人间佛教新使命

    生态环境,是否可是借鉴还是其他?诸多现实问题皆须认识、思考与回应。   人间佛教超越性表现在对净土理想的不懈追求,对自在境界的体验,参与社会改造、引导心灵净化。海峡两岸人间佛教都继承了太虚建设人间净土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415484221.html
  • 永远开放的中国美术——再论挺直民族脊梁

    颇为京、洛所知闻。”释彦悰《后画录》云,北齐曹仲达画“外国佛像,无兢于时”。梁时张僧繇,“善画塔庙,超越群工。……奇形异貌,殊方夷夏,实参与妙”。(《续画品》)他于建康一乘寺之门,以朱、青、绿色遍画凹凸...

    王春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13884375.html
  • 观音思想的组成架构与主要特点

    既不同于以眼观境,也不同于世俗意义上的观察认识,而是观音法门中一种超越理性的特殊认识方式,即般若圣智的认识方式。以这种方式观照宇宙万象,就可以悟得神妙清净的真如实相,此即现象背后的本性。所以,这里所说的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0884653.html
  • 论智顗的“生态放生”的启示

    ,“深层生态学强调‘万物平等’、‘生态中心主义的平等’、‘生物圈平等’,超越了以往仅仅把自然物、非人类的生命体看作‘工具’或‘资源’的狭隘认识,肯定‘所有的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’,都有生存与发展的平等...

    陈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1684672.html